第二课-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丨杨宁学堂
生平与著作
1891年出生于意大利
1919年创办《新秩序》
1921年意大利共产党建立
1922~1926年葛兰西被捕入狱
1946年出版《狱中书简》
1951年出版 由33本笔记整理为《狱中札记》
一、葛兰西的市民社会理论
1.“完整的”国家构想
国家 = 政治社会 + 市民社会
西方马克思与经典马克思的区别:
上层建筑
市民社会
经济基础
市民社会 文化、道德、意识形态
政治社会 暴力、强制
市民社会 社会舆论
意识形态
国家 暴力职能
教育者职能
2.市民社会——属于上层建筑——体现在思想文化上,具有非物质性——获得主要地位的方式——通过谈判、斗争以获取认同、同意
二、文化领导权(文化霸权)
1.概念:市民社会当中某集团意识形态上的领导权
2.特征:动态性、非强制性、权威性
3.前提:同意
三、有机知识分子(organic,也被翻译为被组织起来的知识分子)
1.背景:没有革命知识分子
原因:民众具有分裂性(民众有深切的体验,但是无法将体验提升为思想体系,而知识分子不参加革命) 思想
行动
2.传统知识分子、有机知识分子
传统知识分子 有机知识分子
独立于社会之外 文化社会集团的一份子
自认为不受统治力量控制 对社会采取一个介入的态度
非历史性、非阶级性 高度组织性
特征:有机性(融入社会)、阶级性、群众性
四、阵地战
运动战 暴力革命
阵地战 分子式入侵(类似游击战) 学校、传媒、工会等等
五、“民族的、人民的”文学观
1.新文学主张;与民众形成有机联系,由此建立思想共同体
民族性 当时知识界远离人民
人民性 与大众紧密联系,创作与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学作品 不仅要有文学性,还要体现出思想、道德、倾向
2.文学与社会生活关系
文学要坚定不移的反映现实,要从现实当中挖掘素材
如何看待文学中想象的问题:想象是基于现实的想象,以现实为主导的想象
凡尔纳 基于现实上的想象
爱伦坡 想象上的现实
3.文学评价标准
道德、情感、审美 三方辩证统一
4.如何对待文学遗产
经典——审视
经典并不天然具有经典特征,是被回溯性建构的,体现的是意识形态
5.通俗文学
科幻小说、侦探小说——有趣的因素与切身体验相同
通俗文学的商业价值:是否能够体现人民的趣味和爱好
意大利戏剧家:皮兰德娄《六个寻找剧作家的角色》
六、文化研究中的葛兰西转型
两种范式 文化主义 经验主义 文化的有机性(强调经验的重要性)
结构主义 无主体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
葛兰西转型 可能性 有一个场域去进行争夺
留言
張貼留言